三) 重介质旋流器
第一节 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按其原料煤给入方式分为有压(切线)给煤式和无压(中心)给煤式两种。前一种为圆锥形重介旋流器,后一种为圆筒形重介旋流器。
1、圆锥形重介质旋流器
图为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结构图。结构为:
有压给料二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结构简图
1—入料管;2—锥体;3—底流口;4—溢流管
5—溢流室;6—基架
物料与悬浮液混合,以一定压力从入料管沿切线(渐开线)方向给入旋流器圆筒部分(如图)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高密度物料移向锥体的内壁,并随部分悬浮液向下作螺旋运动,最后从底流口排出;低密度物料集中在锥体中心,随内螺旋上升,经溢流管进溢流室排出。溢流先进入溢流室,然后顺切线方向排出,可以减少对旋流器不利的反压力。旋流器内流体的切线速度很大(4.4m/s以上),对部件磨损严重。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可用合金钢等耐磨材料整体铸造,也可以采用耐磨材料作衬里(如铸石等),但衬里要求光滑,无凹凸和台阶,以免破坏液体的正常流态。安装角度一般按中心线与水平线成10°.
2、圆筒形重介质旋流器
美国20世纪50年代制造的DWP型重介质旋流器属无压给料式圆筒形旋流器,其构造见下图。分选物料与悬浮液分开给入。物料无压、自重给入上部中心入料管(在给料箱内也加入少量悬浮液);悬浮液用泵以0.06~0.15MPa的压力沿切线压入圆筒下部(圆筒呈25°~30°倾角安装)。沿切线压入的悬浮液从底至顶造成一股上升的空心旋涡流。矸石与一部分高密度(起浓缩作用的)悬浮液沿筒壁上升,从矸石排出口排出。精煤与低密度悬浮液聚集在旋涡中心向下流动,通过下部排出口排出。
这种旋流器优点是:物料与悬浮液分开给入,有利于悬浮液密度的测定和调整;物料与悬浮液之间接触时间短,粉碎程度低;旋流器各部件磨损小,使用寿命长。缺点是分选精度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