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的一年以来,随着环保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双重压力下,中国政府实施了多项煤炭总量控制政策,来缩减国内煤炭的消耗量。煤炭消费量的减少必然导致国人就业机会的缩减吗?未必,最近一份国际机构的调研报告表明,煤炭消费量减少,国人将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3月26日,有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中国20多个煤炭资源研究机构共同完成的,分析国内煤炭消耗量控制政策对国内煤炭产业所产生的影响的报告在北京公布。
作为该份报告的主要成员的潘家华透露,“国家的煤炭减产政策对国内煤炭就业所造成的影响不大。”潘家华是任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国家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煤炭消费过,中国的就业问题一直与煤炭行业息息相关,除了直接服务于煤炭行业的开采、运输和洗煤等行业外,间接还包括了电力、水泥、钢铁、机械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以及一系列煤炭间接相关的运输、贸易和服务行业,数量之大难以估计。严重的的污染问题逼迫中国加快控煤步伐。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担心煤炭控煤政策会严重影响中国的就业问题。
这份研究报告显示,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导致大量高耗能原厂所需要的人工数越来越少。数据显示,国内单位产量煤炭生产所需的就业人数用巅峰期间的29人/万吨下降至2013年的14人/万吨。
研究认为,在科技进步和能源结构的产业调整大背景下,从事煤炭行业的就业人数会逐渐减少,不论煤炭行业是否控煤炭,煤炭行业所需要的从业人员必将有所减少。
研究报告认为,伴随着国家对煤炭行业政策的限制,包括水电、太阳能、核能和风点可再生能源比例必将有所提高,新能源比例的提高必将促进包括新能源技术,设备、安装、维修及维护等等产业。
预计到2050年,各种新能源行业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将达到41.3万个,间接拉动行业达250万个。不仅如次,这些新能源行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随着国家经济实体的增加而一直增长。相反,煤炭行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会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而逐步萎缩。
研究报告最后也提出,应该加大对实业煤矿工人进行补偿、建立覆盖率比较高的实业补贴和对煤炭工人与时俱进的职业培训,保证煤矿工人生活保障,不要重蹈东北老工业基地“抓大放小”国企改革老路。
本文为中国选矿选煤网编译整理,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网址:http://www.xkxm.com/news/20150403-102649.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