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钢铁协会(WSA)发布的钢铁统计年度刊物——《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6》,全面地概述了世界钢铁行业的运行情况。
2016年版世界钢铁统计数据年刊发布了2015年世界前20大产钢国家(或地区)粗钢产量,其中前10名如下:
2015年世界前10大产钢国家(或地区)粗钢产量统计(单位:百万吨)
中国当之无愧是粗钢产量老大,而且占到将近一半!
粗钢产量和2014年对比,中国依然无法超越,只有美国印度换位,俄罗斯韩国换位,巴西土耳其换位!
再看看世界粗钢产量前10的钢铁公司有哪些?
2015年世界前10大钢铁公司(按粗钢产量排名;单位:百万吨)
排名企业名称总部所在国2015年粗钢产量1安塞乐米塔尔卢森堡97.142河北钢铁集团中国47.753新日铁住金日本46.374浦项钢铁公司韩国41.985宝钢集团中国34.946江苏沙钢集团中国34.217鞍钢集团中国32.58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日本29.839首钢集团中国28.5510塔塔钢铁集团印度26.31
2015年世界前10大钢铁公司中国有5家,占到50%!日本位于第二,有两家!
2014年世界前10大钢铁公司(按粗钢产量排名;单位:百万吨)
和2014年比较,2015年中国在粗钢产量前十名中少了一个武钢,2014年前十名中中国6个,日本3个!两个国家占了90%!
大家看到前两组数据是不是觉得中国在钢铁行业很牛呢?请看下列这组数据:
世界钢动态公司(WSD)对全球钢铁企业2015年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发布的2016年“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
可以看出,钢企竞争力前10,日本有2家,美国2家,俄罗斯2家,巴西1家,韩国1家,奥地利1家,印度1家,中国0家!
中国粗钢产量总量第一,全年全球粗钢产量16.2亿吨,中国8.04亿吨!产钢大企前十名中国就有5家!可是世界钢铁竞争力前十名中国没有一家,真可谓“有数量没质量”!
再看看2015年世界“人均钢的表观消费量”前10名国家
2015年世界“人均钢的表观消费量”前10名国家/地区(单位:千克/人)
其中台湾人均钢材消费量750.6Kg/人位居第2,中国人均钢材消费量488.6Kg/人位居第5。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现状、原因和对策》中指出中国僵尸企业比例最高的五个行业分别是:钢铁(51.43%)、房地产(44.53%)、建筑装饰(31.76%)、商业贸易(28.89%)和综合类(21.95%);钢铁行业和钢铁消费量较大的行业——房地产是中国僵尸企业巨头,可是中国粗钢产量居然居世界第一,而且占到世界粗钢产量的一半!不得不让人担心! 尤其是中国,在如此过剩的情况下,仍大量产出粗钢,意义何在?!
中国钢铁竞争力如此低下,背后原因何在?
中国钢铁数量多,是因为仍有利可图:
6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组数据,包括钢铁在内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今年1-5月份利润总额达到558.6亿元,同比增长74.8%。
再看下面一组数据:
河北、江苏、山东的粗钢产量比上一年同期分别增产了0.3%、2.19%、5.47%。
河南、湖北、安徽、上海、内蒙古、广东、贵州等地区钢铁行业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产。
钢铁市场专家马忠普指出,在实际淘汰落后产能的时候,有些企业把高炉拆了,然后再建,然后把拆了算做是去产能。“去年以来高炉恢复生产的年能力已经将近1亿吨了,停产的企业大多恢复了生产。”
钢铁作为僵尸企业巨头,中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势必会拉低中国钢铁的竞争力!可是钢企为啥仍屹立不倒呢?原因何在?
1.地方政府不仅不让钢铁行业中的僵尸企业入土为安,反而为其保驾护航!导致中国钢铁的竞争了每况愈下!因为钢铁行业中的“僵尸企业”一般都是大型国企,尽管其不产生效益,但仍可以为地方政府带来税收,带来GDP;能促进地方就业;保持地方虚假繁荣,即有面子也有里子。
2.而银行机构对钢铁行业的“错爱”,或许更多地是因为已经被钢铁行业中“僵尸企业”绑架,很多拖油瓶的钢铁企业的产生,实际上往往有银行当初“锦上添花”的“功劳”。而面对现在这种情形,银行为了以前投入的钱不打水漂,只能继续烧钱,“助纣为虐”!
3.如果企业破产,很多企业(民营)法人代表往往被要求承担连带责任,企业法人的有限责任变为了企业主的无限责任,这一点也是钢铁行业中“僵尸企业”不愿主动申请破产。一直耗着!
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表示:“2015年,人们对过剩产能的担忧再度上升。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由来已久,现在已经不是新鲜话题。它需要政府部门来引导结构调整,与钢铁产业合作,制定出相应的产业政策。有关企业“退出”问题的栅栏和羁绊,以及对社会和环境所造成的冲突和影响现在都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制定出合理的规划。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之下,更加需要通过政策的推动来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舞台,以确保一个地区的钢铁企业在与世界其他地区的钢铁企业或者同类钢铁产品或材料竞争时,不处于劣势地位。”
更多精彩请关注《矿业汇》
专注矿业的行业垂直自媒体社交平台,为矿业全产业链行业的从业者、管理者,提供有价值资讯,搭建矿业社交平台。版权问题、读者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eyedongdong
本文为中国选矿选煤网编译整理,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网址:http://www.xkxm.com/news/20160818-105888.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