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环保!如今最让国人牵挂的话题,在近日迎来了“大靠山”!
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环境保护税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备受关注的环保税,终于要浮出水面了!
消息一出,群众们都很高兴,但这样的环境税,却让各大矿企伤透了脑筋。
“排污费”改“环保税”
草案拟将现行的“排污费”改为“环保税”,征收对象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污染和噪声四类。
草案规定,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本次立法和征税有一个重要原则,即“税负平移”,也就是说现在开征的环境税是将排污费改为税,而且负担基本上是采取所谓的平移,总体上不增加负担。环境保护由各地方负总责,环保税开征后,多排放多纳税,少排放少纳税,收入全部归地方所有。
据悉,环保税以现行排污费收费标准作为环境保护税的税额下限:
大气污染物税额为每污染当量1.2元;水污染物税额为每污染当量1.4元;固体废物按不同种类,税额为每吨5元至1000元;噪声按超标分贝数,税额为每月350元至11200元。
法律当中规定的税额是一个底限,各个省根据本地情况,比如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浮动。
环保税里看出隐藏的决心
业界人士认为,将“排污费”改为“环保税”充分显示了国家整治污染环境的企业的决心!
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环境税的开征,可以引发相关的行政、司法、社会管理体制的“法治化”配套改革,取代现有针对排污的行政性收费,将其与部门利益脱钩。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不仅会使保护环境的税收调节更加合理、透明和有效,也会对其他领域的相关改革起到示范作用。同时,以开征环境税为切入点,还可促进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上的事权财权关系。
而对排污费而言,环保税主要向企业征收,对于相关企业而言,其强制性、规范性更强,纳税压力也更大。尤其是对于一些排污量大的企业,如化工、造纸、金属冶炼等行业,企业的排污成本或会增加,污染物排放较多的企业税负可能会加重。
另外,在草案规定的免征环保税的情形中还有一个亮点:
草案除了规定“机动车、铁路机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应税污染物”5项免税范围外,还规定了其他免征环保税的情形,包括农业生产(不包括规模化养殖)排放的应税污染物;依法设立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向环境排放的应税污染物,不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纳税人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国务院批准免税的其他情形。
不得不说,其中的“纳税人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一项是最大的亮点!
固废处理,尤其是工业固废和建筑业固废处理的主力是填埋场,现在基本都饱和了,没有出路只能综合利用。为鼓励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对纳税人符合标准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免税,无疑是在为固体废料综合利用的各项工作的保驾护航!
矿企遭遇“环保寒风”
众所周知,矿业企业在矿山开采、选分选别、金属冶金等方面均产生高污染、高破坏的影响,矿区及其周围地区大多是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可以说矿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人类有史以来对地球最为严重的摧残。
矿业企业所带来的环境破坏情形主要为:采掘爆破作业产生的有毒有害炮烟、矿尘和冶炼炉排出的烟气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含有大量固体微细粒物质、重金属离子和残余化学药剂的选冶工业废水和矿坑废水排放地表及渗透造成对地面水系、地下水体的污染,并毒化土壤;采掘废石、煤矸石、选矿尾砂和冶炼炉碴等固体废弃物堆置在地表既破坏地面植被,同时也对土壤、大气及地下水、地表水造成污染;另外在采选冶三大过程中均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物质、机械噪音等问题。
将这些问题和环保税一一对应起来,不难发现,矿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几乎全部囊括在环保税的征收对象中!
我们以最容易被忽略的噪声污染举例:
小编带着大家算个数学题吧:假设1:工业噪声污染中,超标16分贝每个月将被征收11200元。
假设2:根据我国著名声学家——马大猷教授总结的各类噪音危害和标准,将征收标准线设为能保护人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的噪音允许值80分贝(范围是75~90 分贝)。
根据上表的统计数据,几乎每一项工业生产的都超标。
每月收费:1.12×16=17.92万元
每年收费:17.92×12=215.04万元
当然,这些计算都是假设的情况,具体的征收情况尚未公布,不能作为强有力的举证,但从计算中,我们能看出矿企所承受的环保成本相当高。
对于,钢铁企业而言,这样的环保税征收无疑将精矿的成本大大提高,这将是成本控制的大难题!
环保税尚未开征,但其环保之风已然吹起!
究竟这场环境保卫战会对矿企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更多精彩请关注《矿业汇》
专注矿业的行业垂直自媒体社交平台,为矿业全产业链行业的从业者、管理者,提供有价值资讯,搭建矿业社交平台。版权问题、读者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eyedongdong
本文为中国选矿选煤网编译整理,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网址:http://www.xkxm.com/news/20160906-105955.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