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煤厂球磨机上小齿轮轴的断裂分析
关键字:
球磨机/齿轮轴/断裂分析
浏览次数:771发表时间:2015-05-29 00:00:00.0
洗煤厂球磨机上小齿轮轴的断裂分析
徐 君
(内蒙古自治区煤矿设计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文章对φ1.8×7m球磨机小齿轮轴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力学计算和实验室检验及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确保了球磨机的安全运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球磨机;齿轮轴;断裂分析
中图分类号:THl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0959(2007)03-0012-02
球磨机是煤矿企业选煤的主要生产设备,它的安全运转尤为重要。轴是球磨机的重要工作部件,它支持着其他回转件并传递转矩,轴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球磨机的整体性能,一旦轴出现故障,就会严重地影响洗煤厂的正常生产。下面对乌海市金瓯煤炭有限公司洗煤厂的φ1.8×7m球磨机小齿轮轴的断裂失效原因进行分析。
l小齿轮轴的断裂分析
该球磨机的传动简图见图1。
该球磨机电机的功率为P=245kW,n=750r/min,ZD60减速机,传动比i=4.5,其结构示意图见图2,回转部分总重量25.4t,研磨机装载量21t,小齿轮轴40Cr,调质处理HB=266,材料的强度极限σb=700MPa,材料在对称循环时的许用弯曲应力[σ-1]w=70NPa,材料的屈服极限σs=500MPa,材料在对称循环下的扭转疲劳极限τ-1=40MPa,该轴于2000年初发生断裂,断裂部位位于动力输入端,且发生在0160轴颈的根部(见图2)。
小齿轮轴原来曾因轴与轴承松动,即轴承跑内圈,造成轴磨损,后对轴进行过堆焊补修复,但补修后不到一年时间就断裂失效。为了弄清小齿轮轴断裂的原因,对轴的断口进行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等分析。
1.1 轴的断口分析
轴的疲劳断口宏观特征示意图见图3。断口为疲劳断裂,裂纹呈放射状,断口呈暗灰色,轴1/5处的中心部位,断口比较齐整,颜色较亮。由断口形貌可确定断裂源区在轴外圆环区内,裂纹起源于焊接过渡圆角处,此处为应力集中源,轴的心部为高速瞬断区,瞬断区的前部即为疲劳扩展区,在该区有明显看到的贝纹线。由断口副的良好匹配性,宏观塑性变形很小,说明脆性严重。
1.2轴的力学分析
由断口分析,轴为疲劳断裂,应校核轴的疲劳强度。轴的力学模型见图4,轴的载荷分布见图5。
因球磨机的电机功率P=245kW,转速n=750r/min,减速器传动比i=4.5,齿轮传动的模数m=22mm,大小齿轮的齿数分别为140、21,可算得小齿轮轴的传递转矩T=13510N·m,齿轮的圆周力Ft=2T/d=58484.85N,齿轮的径向力Fr=Ft·tanα=21286.74N,轴的危险截面c安全系数为:
由常规疲劳强度校核,可见轴疲劳强度足够,造成轴疲劳断裂可能是材质问题或其它问题。
1.3轴的理化检验与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轴断裂的原因,还需进行理化检验和分析。在断口上由轴外圆向里截取金相显微试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表层至里1.5~2mm是一层枝晶状铁素体夹少量珠光体,它是焊条焊接后未经过适当热处理的原始组织,其冲击韧度值与设计规范值相差甚远,再向里有比较粗大的珠光体和铁素体晶粒,它是由材料过热所致,造成其机械性能下降,特别是冲击韧性下降。按技术条件,该轴进行调质处理,金相组织应为回火索氏体,但结果不符,说明热处理工艺没有达到技术要求,并且脆性夹杂物超级,有疏松组织存在,这严重地降低了轴的疲劳强度。
1.4轴断裂的原因
由以上分析与检验,轴断裂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1)严重的应力集中。轴颈φ160处的轴肩过渡圆角过小(R角3.5mm),轴在磨损后,进行补焊修复时,破坏了原有轴肩过渡“R”角的形状,几乎无过渡圆角,呈直角,此处存在严重的应力集中,在弯扭应力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这是轴断裂的主要原因。
2)焊接残余应力大。通过对轴断口的金相组织分析可知,轴的焊接部分未进行适当的热处理,焊接残余应力较大,导致轴抗交变应力下降,一旦遇上振动,极易产生裂纹。
3)材质的缺陷。由轴的理化检验和分析可知,轴的材质有疏松组织,夹杂物超级,堆焊修理后未能进行适当热处理,未能改善组织和补偿缺陷,从而轴的金相组织未能达到调质处理的回火索氏体,使得冲击韧度值过低,轴在交变载荷作用下,裂纹以很快地速度扩展到心部,最后全部断裂。
4)轴与轴承配合间隙大。经检测,φ160轴颈处加工偏差大,使得轴与轴承内圈配合较松,造成轴与轴承内圈相对转动,即跑内圈,从而引起轴承内圈在轴上滑动而使轴磨损,这也是导致轴磨损和断裂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5)负荷过大。由齿轮轴的受力分析(图4)可知,齿轮轴承受较大的弯矩和扭矩,弯矩在轴上产生正应力,扭矩产生剪应力,这些应力在轴运行中不断变化,属于对称循环交变应力,同时还存在附加动负荷,一旦遇到振动、过载、突然起动和制动及多次重负荷冲击时,轴容易产生裂纹而断裂。
2防止轴断裂的对策
针对上述轴断裂的原因,提出防止断裂的几个对策:
1)加大过渡圆角,减小应力集中。原齿轮轴径从φ160到φ180,通过R=3.5mm圆弧过渡,现采取适当增大过渡圆角半径,用R=5mm圆弧过渡,这样将应力集中减小到最小,从而提高轴的疲劳强度。此外,一经发现轴磨损后就马上进行修复,在修复过程中要把好轴过渡“R”角的关,使得过渡圆角与设计图纸相符。
2)轴与轴承选择合适的配合过盈。轴与轴承的配合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太松会引起轴承内圈在轴上滑动而使配合面磨损,配合过盈量太大,应力集中也增加,对轴的疲劳强度降低也越严重。因此,合理地选择轴与轴承内圈配合的过盈量是很重要的,现由过去的m6配合改为p6配合。改后从未发现轴承跑内圈。
3)轴从加工到安装要严格按图纸要求,探伤检查锻造质量,采用正确的调质处理,以保证良好的金相组织,为了提高轴颈的耐磨性,还应对轴颈处进行高频表面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
4)规范操作,严禁球磨机过载和冲击振动,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齿轮和轴承的运行状况,一旦发现轴承跑内圈,应及时修复,可采用电刷镀或堆焊补等方法修复。电刷镀是一项修复旋转机械零件的好方法,在刷镀过程中正确的工艺是确保镀层质量的重要手段。采用堆焊补对轴进行修复时,除了要合理选择焊接材料、工艺外,还要采用必要的热处理工艺,严格控制焊前预热和焊后回火温度和时间,以达到均化组织,去除内应力的目的,然后进行车、磨等机械加工,直到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3结语
经以上措施改进后的齿轮轴现已运行近2年,运行效果良好,未发生断轴事故。实践证实了齿轮轴断裂原因的分析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是正确的。